close
633974144347495000.jpg

明朝的歷史好像不是歷史課程的重點宣傳部分
感覺漢唐的盛世是主力宣傳
清史因為一大堆歷史劇、宮廷秘辛而大紅
反觀明朝雖然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但大家的印象似乎停留在瘌痢頭朱元璋、可怕的錦衣衛

"明朝那些事兒"是對岸當紅部落客一連串明史介紹的總集
作者當年明月是一個對明史很有興趣的年輕人
以明史作為主幹,雜以其他史料,用白話文介紹明史
基本上就是明朝版的吳姐姐說歷史故事啦
不過作者也是個八十後(七年級生),所以敘述中會出現很多"現代"詞彙
像是周星馳、天下無賊、還是一些順口溜等"梗"
因此讀起來輕鬆有趣,對一般較少接觸文史作品的人也不吃力

明朝兩百年的歷史有盛世有鬥爭,當年明月著重於政治心計、戰爭戰術的講述
文中也很清楚註明史料、稗官野史、及自己研究心得的爭議
算是很負責任的一部歷史讀物,無怪乎在網路連載的時候就吸引一批死忠的"明礬"支持
綜觀明朝歷史,分享一下閱讀心得如下。

1. 皇帝真不是人幹的

不管是以誅殺官員聞名的朱元璋、還是雖然大刀闊斧但是難逃篡位事實的明成祖
都是所謂的"模範同志",每天孜孜不倦地批閱奏章,聞雞起舞、挑燈夜戰那是常有的事
成祖還御駕親征,掃蕩元朝餘孽數次,不可不謂竭心盡力
就算亡國之君崇禎皇帝也是拼老命的工作著,直到在煤山上吊
當然龍生九子,各個不同;明朝也有荒於政事勤做木工的、還是罷工不上朝的萬曆
但基本上要做個皇帝除了心狠狡詐之外,身體底子要好,撐得住不爆肝也是非常重要的質素

除了表面上政務繁忙之外,皇帝擁有令人上癮的權力,卻也深受高處不勝寒之苦
身邊的妃子、兄弟、兒子,都為了至高皇權在勾心鬥角
收工回到後宮休息一下,也得要提防每個人跟你說的話是不是背後有玄機、還是在圖謀甚麼
而一旦權力光環消退,想要跟個普通人一樣平淡生活也是奢望,明英宗應該感覺最深
土木堡之變的英宗受宦官王振挑唆,御駕親征蒙古部落卻被擄為人質
從皇帝變成俘虜,雖然蒙古人還是有供吃供住,但是待遇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而且國內已經另立君主,英宗的存在相當尷尬,被蒙古人拖著到邊境城市叫門,守軍也都無回應
留在國內的家人也很悲慘,曾經的皇后受生活所迫,要偷偷把針線活拿到宮外賣錢,可見事態炎涼
雖然後來英宗回國復位,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這句話,他應該是刻骨銘心的

2. 人言可畏不是阮玲玉才有的煩惱

明朝的言官制度到後來變成黨爭的工具,也有人說明朝是亡於黨爭的
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制度,但是沒幾個人可以向朱元璋一樣一年只放兩天假
每天不同的工作批奏章
於是後來出現內閣,由幾個官員組成的內閣替皇帝處理奏章,最後由皇帝定奪
雖然表面上皇帝還是大權在握,但可想而知的是雪片般飛來的奏章,皇帝怎麼可能一一了解分析
自然最後變成內閣篩選、彙報,皇帝接收到的就不是第一手資訊了,其中可以動手腳的地方自然很多
但明朝皇帝除了有東廠、錦衣衛這些特務外,還有准許官員不分階級上書的規定
於是為了爭取表現、博取名聲、打擊異己、尋事挑釁的奏章也如雪片般在朝中飛舞
大家都知道明朝有所謂的廷杖,官員可以隨時被拉到宮門去打屁股
但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被打了之後通常名聲大漲,不畏強權、青史留名等
所以很多官員還搶著被打,爭著看誰更敢頂撞皇帝,反正打人的是昏君、被打的是清官
而且事前打點一下,板子也可以重重的舉起,輕輕的落下,反正政治作秀不是現代才有的事
因此大家你一本我一章,反正都是科舉考出來的,罵人不帶髒字的本事只有更高
很多時候一些芝麻綠豆的事都可以大作文章,像是皇帝休息的時候玩一下蛐蛐、連日寵幸哪個妃子
這些個人隱私都可以被言官拿來囉嗦勸戒一番,皇帝也實在是有點受不了

3. 沒有時光機,歷史的真相很難還原

所謂的歷史,很大的程度是勝利者的紀錄
中國的慣例是新的朝代修前朝史,因此其中政治因素就會影響史料的真實性
清初文字獄盛行,就是要塑造滿清入關有理,爭的是皇權的正統性
所以清朝的說法是因為李自成等流寇占領了北京,所以滿清入關掃蕩流寇
同時塑造袁崇煥的正直英勇,對比出崇禎的多疑昏庸,進一步強調明朝自取滅亡的印象
原來歷史也是一種文宣,只不過對象是未來的人
在"明朝那些事兒"書中,對袁崇煥、海瑞、朱元璋等人都做了詳細的描述
雖然稱不上是翻案文章,不過都跟一般歷史教科書或小說的形象有所出入
其間當然有作者的見解詮釋,不過很多時候大家在戲曲小說得到的印象也確實有誤差

"明朝那些事兒"總共有七本
雖然聽起來是大部頭,不過因為作者文筆相當白話,因此閱讀起來速度很快
加上作者很愛用時下的"梗",所以讀起來很輕鬆無隔閡
基本上是蠻推薦的一部作品!可以趁過年優惠的時候入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esg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