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去國家音樂廳欣賞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演出
這個已經有六百年歷史的合唱團,除了有優美的歌聲之外
也增加了許多現代的元素,讓觀眾驚喜連連
演出相當精采成功
小時候在迪士尼頻道看過以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為主的電影
對這個合唱團的訓練過程、悠揚的歌聲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次有機會去國家音樂聽欣賞演出,好像是兒時願望成真
其實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並不是第一次來台
母親印象中,她在高中時代就去聽過他們的表演
所以這次才把票讓給我跟弟弟
西元1498年,當時的維也納皇帝要求六名少年包含在合唱團裡
這就是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前身
在1918年之前,合唱團都只為宮廷、國宴服務
許多作曲家都跟合唱團合作過,舒伯特還曾適合唱團的一員
直到1921的時候,合唱團轉成私人組織,並以水手服作標準制服
其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經濟蕭條,合唱團經費不足
於是1926年開始,合唱團開始去教堂以外的地方表演
很快就造成轟動,優美的音樂隨巡迴傳到歐洲各地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是歷史最悠久的合唱團
團員從小就在特殊學校讀書與練習,到十歲時會挑選少年進入合唱團
全團250人都是10-14歲的少年,平常接受一般教育與音樂練習
並且分成四組在全球巡迴演出,一年大概有300場表演
離開合唱團後,很多團員都在音樂或者其他藝術領域有傑出表現
這次合唱團在台灣已經去過新竹、中壢等地
昨天在國家音樂廳的是最後一場表演
少年們一開始以聖經詩歌作為開場
搭配指揮兼鋼琴伴奏,單純而復古
清澈嘹亮的歌聲,在諾大的音樂廳中迴盪
或許是因為團員是純真的孩子,唱歌沒有滄桑複雜的情感
反而呈現出信仰的單純潔淨
也因為他們所演唱的語言不是我理解的
所以更能專心欣賞音樂本質,感動於純粹的美聲
好幾個團員都還是小學生,站在台上不免扭來扭去
一下子撥頭髮,一下子擦鼻子的
但唱出的歌聲仍然相當專業,有幾個分配到獨唱的團員更是有聲樂水準
下半場主要是以各地民謠為主
隨著時代演進,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也開始改編流行音樂、各地民謠
甚至還有錄製流行音樂的唱片、或幫電影配樂(還幫小叮噹配過)
昨天他們演唱了茉莉花、送別等中文民謠
雖然中文念的不怎麼標準,但誠意十足,博得觀眾熱情滿堂彩
最後大家仍意猶未盡,屢屢用熱烈的掌聲喚出指揮
多加了好幾首安可曲
最後一首還有團員出來跳街舞,十足少年的活力
也帶給所有觀眾驚喜與歡樂
儘管少年合唱團的歌聲跟專業的演唱有所不同
但是他們純淨的聲音卻是成人無法模仿的
適時展現屬於他們年紀的活潑更為表演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