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hin.jpg
剛讀完<喬家大院>跟<胡雪巖>講到重商主義在兩岸的風行
接著又看了<秦腔>,從農民的角度面對社會的變遷
兩相對比之下,看到不同族群在資本主義演化過程中
遭遇到的困難、挑戰

<秦腔>的作者賈平凹出身農村,厚厚一本秦腔講的就是家鄉
主角張引生是清風街這個農村小鎮的農民
父母早逝,引生養成跟清風街花草樹木聊天的習慣
雖然父親曾是鄉裡幹部,但引生卻是鄉人口中的瘋子
其實引生是最瞭解清風街的人,作者藉由這一個有點遊唱詩人味道的角色
描寫清風街各家各戶的生活瑣事
剛開始看時,會覺得東一段西一段的不連貫
故事雖是圍繞清風街最大的家族夏家進行
但瑣碎的農村生活,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進入小說的氛圍

夏家四兄弟裡,老二夏仁義是鎮理老幹部,堅決護衛農田傳統
老四夏仁智是退休小學校長,兒子在城裡當作家,是受鎮民景仰的鄉紳
故事描述清風街原是尚可自足的小鎮
靠天吃飯固然辛苦,但只要生活過得下去,大家也不強求
但共產黨開始推動農村建設,挖斷了清風街的水源
世界天氣的變遷,讓老天爺的臉色愈來愈深不可測
不是大旱就是大澇,農民生活愈來愈辛苦
很多年輕人到城裡謀生,賣身、賣力甚至成淪為匪類
農村勞力大減,幹部們引進新思想,想要賣地、建市場
新舊觀念衝突與生活的困苦無奈,在清風街與中國數萬個農村中上演

賈平凹以自己家鄉陝西丹鳳縣隸花鎮為原本
描述在中國誇耀上海、北京都市化、商業化成就時
佔人口大多數的農民不分時代,仍是沒有聲音、被忽視的一群
自然環境被破壞,天氣異常現象頻傳,農作收成不足
面對政府收稅,農民只能暴動以對
媒體或有報導賣血、愛滋村的新聞,但時日一久又被遺忘
在資本主義的巨輪之下,犧牲的就是這些農人

賈平凹的筆法寫實,跟那些只會誇大農村困苦
或矯揉造作歌頌鄉村生活的作品不同
他寫的是父老鄉親的故事,是生活在都市的我們不瞭解的另一個世界
在出書之前,賈平凹很擔心作品無法獲得認同
畢竟讀者市場是在城市而不是鄉村
但出書之後,他反而擔心家鄉父老不知道會對這本書有什麼意見?
的確,比我早閱讀秦腔的弟弟,就說看不下去
"跟我們日常生活經驗差太多了、太悲慘了",他說
但我看的時候,卻一口氣讀至深夜,為清風街的衰落擔心

我不會做作地說對中國農民的生活感同身受
對土地農田也沒有農村子弟與生俱來的感情
只是看到在同一個時空之下,社會的另一面向,觸動人性的關懷
歷史的巨輪不會改變,資本主義這個人類的實驗也不知道會有什麼結局
但這些沒有發聲管道、沒有聲音的農民,是需要有作家記錄的
至少讓其他人知道事情的另一面,讓古往今來被知識份子把持的歷史
多一點來自農民真實的聲音、意見
知識份子喜歡把農人美化成純樸的善良的一群
但秦腔裡的農人也是自私的,希望可以過上好生活的
幹部不是貪官污吏也不是青天老爺,不過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普通人
這才是真實世界的面貌,沒有大奸大惡、大善大美
卻充斥著小奸小惡、心機與盤算

賈平凹不是要誇大農村的困難,所以不像新聞報導那樣
用賣妻賣女、慘絕人寰的狗血故事博取同情
農民生活苦有苦的過法,政府徵稅、農民抗爭,死皮賴臉又拖一年
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社會運作的方式
作者用秦腔這農村傳統戲曲貫穿全書,試圖展現的是一種深沈的無奈
蒼勁激昂、吼多過唱的秦腔,唱出的卻是滄桑深沈的悲
農村沒有選擇,為了求生存只能轉型、只能外出討生活
但離了土地的子弟還能認得家鄉的秦腔嗎?失根的蘭花能終止漂流嗎?

看完這本書,感覺到中國大陸經濟成長7%的亮眼表現下
其實有很多無可奈何的犧牲,但是就像WTO是勢在必行的問題
農民總是被犧牲的一群,可是真的要個兩全其美的實際方案又沒有
只能藉由秦腔的呼喊,略抒胸悶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esg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