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比對地球還多
茱蒂佛斯特的"Contact"(接觸未來)是尋找外太空的訊號
NASA發送機器人到火星找可能的生命跡象
但是對地球我們真的已經瞭解透徹了嗎?
有人說我們對宇宙的知識比深海多
因為天空有光,一百光年外的星星都可以用望遠鏡看到
但是深海是漆黑的,連光線都到不了

"群"是德國作家法蘭克薛慶的作品
描述人類對海洋造成的破壞終於引發來自大海的反撲
輪船的進水口被貝類堵塞,終因無法降溫而爆炸
虎鯨、座頭鯨這些對人類無攻擊性的動物,突然開始攻擊賞鯨船
龍蝦挾帶著有毒的物質從餐廳進入城市的下水道
人類面對海洋生物全力大反攻一點辦法都沒有
更有毀滅性的是海底崩移帶來的海嘯
大陸棚被微生物鬆動而崩塌
激起的海浪比地震波造成的大得多,所有沿海城市都毀於一旦

這時美國中情局與國防部集合各地科學家
開始研究所有情況之間的相關性
究竟是那個恐怖主義國家有這樣的能耐,可以造成這樣的破壞?
但是種種證據顯示,有種人類不知道的力量在海裡發揮
當人們忙著找外星人的時候,卻忽略地球尚有我們不知道的生物......

群跟一般的科幻小說很不一樣
沒有ET、半獸人之類的外星怪物,也沒有慧星撞地球的太空災害
而是從地質學、生物化學、海洋學各方面來描述
故事主角是海洋生態,所以牽涉到各領域各國的科學家
與其說是科幻小說,不如說是科普小說更恰當
作者展現博學的知識,把洋流、細胞學都介紹給讀者

我們是不是已經真的瞭解地球了?
地球上的生命型態真的只有人類是最高級嗎?
聖經的教義是不是根本解讀錯誤了?
當人們擬人化解釋其他動物的時候
惠施早就質問過"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我們怎麼知道其他在地球的生物是怎麼想的
在跟其他生物溝通的時候應該要怎麼辦?
也許其他生物的價值觀、世界觀都跟我們大不相同
外星人看到微笑可能以為是攻擊的訊號也說不定
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想,都僅適用於相同背景的生命
所以書中提出即使不瞭解對方,但尊重對方的生存權力


環保意識漸漸受到重視的今天
我們還是不知道海洋受到這麼大的污染
愛斯基摩婦女的母乳被檢測出污染物高於標準二十倍
因為人類污染海洋,這些污染又被鯨魚吃下存在脂肪
最後這些東西還是回到人類的身上
全球暖化會造成極地冰層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
但是暖化的問題更影響到洋流系統
一旦破壞了洋流系統,氣候、生態都會面臨很大的災難
但仔細想想,所謂的災難其實是對人類而言
地球已經存在億年,就算人類滅絕地球還是存在
就像人類出現之前

運用石油像是飲鴆止渴
我們生活已經離不開石油,為了石油資源爭得臉紅脖子粗
目前大陸棚的甲烷冰是下一波能源開採的新希望
估計美國沿海的儲存就足夠全美百年的使用
所謂的甲烷冰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冰封住甲烷
隨著溫室效應,已經有些甲烷冰融化釋出甲烷
甲烷是高效能溫室效應氣體,比二氧化碳多20被吸熱能力
一旦開採,釋出甲烷將遠比現在的二氧化碳嚴重
但是一直仰賴能源進口的日本跟能源消耗最大的美國
還是非常積極研究這替代能源的可行性
日本最近更已向聯合國申請開採

人類總是不顧後果,先做了再說
沒有想到之後會造成的生態問題
這也難怪,因為人類的壽命跟地球的變化比實在太短暫
就像夏蟲不可以語冰一樣
幾十年前大家也不會接受二氧化碳會闖出溫室效應的大禍
人類的習慣是try and error
但是大自然有的時候跟實驗室不一樣
error的代價可能是人類的滅亡
但對地球來說不過是地質演化的另一個階段罷了

書中引用很多印地安人的傳說跟觀念
跟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想法很像
其實古老的民族都有跟自然和平相處的哲學
中國、埃及、印地安人,都提倡尊重大自然
只不過這些觀念沒有辦法跟急功近利的資本主義競爭
所以現在全球先消費再說的想法佔上風
經濟的利益遠大過環境保護的重要
恐怕真的要像群裡出現驚天動地的災害
才能阻止人類對海洋、對大自然的予取予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esg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