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每個星期二都會有一篇"老外看台灣"的訪問
記者尋訪在台灣居住的外國人
請他們談談對台灣的印象與在台灣的生活
讓讀者可以透過不同角度來看台灣
立意很良善的一個專題系列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MAIN_ID=162&f_SUB_ID=3095&f_ART_ID=146536
這是這個星期的"老外看台灣",一個電影工作者從紐約到台灣的經驗
翻看這個專題的文章
發現外國人對台灣的普遍印象是人情味濃與便利性高
我想這是因為外國人大都居住在台北
所以對台灣的便利商店留下良好的印象
畢竟歐美大城市以外的地方並不像台灣每個街口都有便利商店
所以外國人來到台灣很享受24hr都可以買到東西的生活

另外台灣人彈性大,做事情很會變通也是外國人常提及的印象
歐美法治國家做事比較嚴謹,不像台灣人會為你加班趕工、客製化服務
我在國外唸書的時候也對外國人一板一眼的生活方式有點不習慣
衝到拉了一半鐵門的商店,在台灣多半可以買到東西,但是美國人絕對不會放你進去
但是回到台灣看到很多小地方因為制度被刻意忽略
也不免覺得中國人自豪的體制外解決、凡事都有例外的想法
是否也是阻礙我們發展的原因之一?
如果說彈性與體制只能選擇一個,選擇體制是不是才是長遠的作法?

一直很感謝聯合報系對台灣文化的耕耘
長毛象、米勒畫展等藝文活動往往是聯合報贊助甚至主辦
外國人看台灣這個專題在一片狗屁倒灶的嗜血新聞中
不啻是一個意義深遠的好報導
只是為了訪問外國人在台灣的居住經驗
首先必須找居住在台灣有相當年數的外國人
才能夠說得上對台灣有所認識跟瞭解
但是願意在台灣待幾年以上的外國人
應該也是對台灣生活環境比較適應跟喜歡的吧?
所以這個專題台灣人讀起來都蠻高興的
因為有點自我行銷自己貼金的感覺
另外我也很難想像真的會有受訪者大罵台灣
畢竟對著台灣人大罵台灣也太奇怪了點
不過就算是一個刊登出來有點老王賣瓜嫌疑的專題
還是要讚揚一下願意努力的媒體工作者
在現在媒體環境中願意做出一些深度報導的已經太少了
大多數媒體的資訊都是直接跟報料名嘴索取
更或者是去PTT還是部落格隨意引用翻拍
別提有人去做深度探究或是基本的查證資訊了
(紐約時報一年大大小小的道歉啟事要刊登多少
台灣媒體報錯資訊根本不用處理)
媒體是第四權是無冕王
相伴而來的社會責任更是社會大眾應該嚴格要求檢視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esg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